近年來,松溪縣委縣直機關工委結合“機關聯鄉村”“小支部服務團”“吃茶話事”等工作機制,組織縣直機關黨員干部常態深入鄉村振興一線,通過派人才、引項目、傳技術、助產業、幫就業等方式,開展“我為鄉村助振興”活動,為基層辦實事、解難題。 技術“開路”,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源 “近年來,我們累計投入資金50余萬元,扶持共建村發展特色產業、完善基礎設施,還組織林木栽植培訓、提供苗木和技術支持,手把手教大家種好樹、管好林,讓村集體和林農的發展有奔頭、有盼頭?!彼上獓辛謭鳇h支部書記楊旭靜說。 松溪國有林場利用自身技術、人才優勢,通過“租賃土地+優先用工”方式,租賃河東鄉長江村、長巷村土地240畝,作為林場苗圃用地,發展苗木培育,每年可為村民增收15萬元。 “開始的時候,我們以為種樹沒有什么錢掙,沒想到我們種樹種出了‘金疙瘩’,也多虧了國有林場技術人員的指導,可是幫了我們大忙”長江村村民施旺興感慨地說。 為滿足苗木培育工作需要,國有林場積極開展苗木公益贈送活動,將優質苗木免費或低價提供給周邊村莊,還堅持“本地優先、以工代賑”原則,以林場勞務購買的方式優先聘用兩村村民務工,共計提供臨時及季節性崗位超過5000個工日,發放勞務報酬約90萬元,其中本地村民用工比例達到85%以上,解決村民務工難題,實現家門口就業。 產業賦能,叩開鄉村振興“致富門” 陽光下,養殖基地的水塘波光粼粼,一尾尾銀鱗躍動的魚兒破水而出,濺起晶瑩的浪花……渭田鎮株林村的村民正在默契配合地拉網收魚。 “別看我們這個水塘小,但里面的魚可不少,有花鰱、石斑魚等等,可是我們的‘財富密碼’?!敝炅执宕迕裢踹M財笑呵呵地說。 2024年,松溪縣供銷社機關黨支部通過“支部聯建、黨員帶頭、群眾參與”模式,與株林村共同打造溪石斑魚養殖共建項目,總體規劃水塘面積200m2,年養殖規模15萬尾,總投資39萬元。同時縣供銷社還構建“供銷社機關黨支部+株林村黨支部+專業合作社”三位一體聯動機制,聯動61戶社員打造發展共同體,共培育黨員養殖示范戶1戶,帶動周邊農戶用工13人次,年增收1.2萬元,有效把“支部建在產業鏈上”。 文旅融合,繪就鄉村振興“新畫卷” 鳳凰圖騰、畬鄉風情、碧葉清荷在花橋鄉招沙甲這座村莊中隨處可見,黨建引領繪就文旅新篇正在悄然展開。 為有效盤活旅游資源,縣委統戰部機關黨支部協助招沙甲村成立招沙甲旅游公司,深挖畬族優秀文化,并創新推行“1234”分紅模式,即將旅游收入的10%作為村部愛心基金,用于幫助孤寡老人、資助貧困大學生;20%留存保障持續發展;30%反哺村民共享紅利;40%壯大村財夯實根基,將千年古寨打造成集觀光體驗、休閑娛樂、文旅康養于一體的旅游示范帶。 在年終分紅大會上,72歲的畬族阿公捧著剛領到的分紅金激動地說:“我這把年紀還能領上‘文化工資’,多虧了黨組織帶我們蹚出這條文旅致富路!” 據悉,松溪縣直機關各基層黨組織共深入開展吃茶話事活動46場次,幫助解決村民子女上學、基礎設施建設、人居環境等各類問題44個,開展“我為鄉村助振興”系列宣講活動51場次,幫助爭取各類項目資金約1218.36萬元,建成污水處理、節點亮化綠化、水利機耕道硬化、水毀護岸修復等34個民生項目,到共建村、社區開展共建活動299場次,爭取共建經費78.8萬元,有效促進機關黨建與鄉村振興工作深度融合。 |